-
军报:美国防部更名“战争部”折射出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5日签署行政令,决定恢复美国国防部历史旧称,将其更名为“战争部”,并把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人的职衔相应改为“战争部长”等对应称谓。这一举动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更在国际社会激起广泛忧虑。美国军事机构名称的变迁见证着美国的扩...
-
为了更高质量的乡村教育
退休教师叶连平在安徽马鞍山市卜陈村 "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 上课。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摄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高培村小学师生合照。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贵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中心小学学生在田间写生。胡攀学摄(影像中国)...
-
吴湖帆再传弟子作品中的梅景书屋气韵
梅景书屋是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湖帆(1894-1968)的书斋名,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与传承体系的象征。澎湃新闻获悉,“秋声依旧”陈秋生书画展近日在上海市闵行区蔡兵美术馆对外展出,作为吴湖帆的再传弟子,陈秋生师从吴...
-
技术派|“光之利刃”:谈谈激光武器首次亮相抗战阅兵
在此次抗战阅兵中,舰载防空武器、反无人机等多个方队中都出现了激光武器,吸引外界的高度关注。据新华社介绍,激光武器具备精准毁伤、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可与其他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提升综合防御能力。相比阅兵结束后,官方对100式坦克、无人战车、...
-
基本面 |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
...
-
吉林省延边州政协原副主席廉京燮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8日通报,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吉林省延边州政协原副主席廉京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吉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
曾被质疑也有焦虑,这位上海援青校长为高原孩子点亮AI火种
在上海“组团式”教育援青的队伍中,常途的名字如雷贯耳。不仅因为他是上海市第五批教育支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团队的领队,更在于他克服了许多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除了年龄偏大且患有慢性病,这位在上海三所中学历练过的资深校长,曾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遭遇了...
-
展览现场
在上海美术馆41米层的展厅内,一场名为“上海现代”的展览正以不同寻常的历史纵深与艺术张力,重新编织着这座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长达一百八十年的现代化叙事。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品的陈列,更是一次思想的远征,它通过视觉语言的强大感染力,构建了一部立体的、可感知的中国式现代化“启示录”。展览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独特的策展思想与深刻的文化洞察,不仅成功梳理了上海现代化印刻在视觉艺术上的复杂脉络,更为当今艺术创作中国式现代性探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上海样本与智慧启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上海之眼》马克·吕布 摄影 2002年
“上海现代”展览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线性逻辑,以多维叙事与辩证结构的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多元、互动,甚至充满张力的辩证结构。策展人以“先锋性”、“混杂性”与“流动性”三大核心特征为经纬,巧妙地将上海现代化历程解构为三个既独立又互文的板块:“红色烂漫”、“摩都日常”与“海上新潮”。这种结构并非简单的时间划分,而是从动力机制、文化形态和实践方式三个维度,深度剖析了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逻辑。
展览现场 展出的木刻版画作品
展览并未将艺术作品当作历史的简单插图,而是将其作为历史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和最具活力的实践载体,达到了历史深度与艺术高度的和谐统一。从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到月份牌上融合中西的摩登女郎,从决澜社“狂飙一般”的现代主义呐喊,到当代艺术家用香灰重塑的传统花鸟,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凝固交响,到浦东天际线的摩天奇观……每一件展品既是艺术的创造,更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展览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上海的现代化从未脱离文化的土壤和艺术的表达,它始终是一场由物质变革与精神探索共同驱动的整体性运动。
展览现场 展出的宣传画作品
展览在揭示全球化与本土性的辩证关系时,极具智慧地避免了“冲击-回应”这样一种简单模式,而是通过混杂性这一概念,精彩地呈现了上海如何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拿来、从而将外来文化资源转化为本土创新的养分这一姿态的转变。无论是建筑中的Art Deco风格与江南意象的结合,还是漫画中异域风格影响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杂糅,亦或是上海双年展中全球议题与上海地方知识的互动,都证明了上海的现代性绝非西方的复制品,而是一种充满主体意识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混杂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使自己在交融中变得更加强大和独特
“上海现代”大展:从历史的棱镜看未来的蓝图
在上海美术馆41米层的展厅内,一场名为“上海现代”的展览(8月28日-10月7日)正以不同寻常的历史纵深与艺术张力,重新编织着这座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长达一百八十年的现代化叙事。展览不仅梳理了上海现代化印刻在视觉艺术上的复杂脉络,更为当...
-
人民时评:破解博物馆预约难,需从整合文旅资源大盘子中谋思路
破解“预约难”,需要立足一域、因地制宜,也需要着眼全局、统筹资源,如此才能得出“最优解”场馆外,观众排起长龙,等待入场;场馆内,人头攒动,各种特色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暑期,博物馆游热度不减。与此同时,“预约难”“一票难求”等问题也引发讨论...
-
人民日报读者点题·共同关注:“双贴息”促消费,“四两”如何拨“千斤”
最近看新闻,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从“两新”到“双贴息”,政策的“含金量”有多少?刺激消费的效果有多大?——人民网网友扩内需、促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这方面的政策不少,效果如何,大家都很关心。7月30日召开...